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来源:开幕式视频截图)
在今年的十四届全运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中科大洋联合打造的“5G远程信号制作中心”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引来众多媒体的围观。
5G来了,新高更强了
远程制作更高效了
本届全运会上,5G技术被如此大范围的应用并不多见。与传统赛事直播中的单边信号回传不同,总台远程制作中心通过低延时、高带宽5G网络特性加持,完成了广播级质量的远程信号制作。
西安中学排球比赛场馆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空手道比赛场馆
云上快速回传,零延时
打破地域限制超乎想象
在男子U20排球和空手道的赛事转播中,中科大洋助力总台部署2套5G远程制作系统,分布在不同区域。通过5G传输的方式,将现场拍摄到的超高清信号远程回传至制作区,导播无须亲临现场,而是在几百公里外的转播中心通过部署在云端的云导播台就能实时地完成实时切换工作。
广播电视中心信号测试工作照
“高低码率回传”双赛道并驾齐驱
云端传输更高质、更可靠
大容量的数据回传对5G网络的传输效率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总台技术局与中科大洋的共同研究下,制定的高低码率回传解决方案发挥了巨大价值。
采用在比赛场馆铺设的5G专网,赛事摄像机信号分别通过大洋高码编码器和低码编码器将信号回传至IBC广播电视中心,导播在广播电视中心内通过大洋导播切换一体机进行低码信号的切换、预览、包装、慢动作切换、监听等,并能同步TALLY信息至高码流信号的操作。这样,既保证了转播工作安全顺利开展,也兼顾了素材质量。可喜的是,前场信号回传延时低至100ms,表现十分出色。
男子排球 U20组现场直播信号(来源:央视频截图)
空手道现场直播信号(来源:央视频截图)
新华网客户端曾这样评价“远程制作系统”:这一创新性的赛事转播工作流程打破了以往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传统工作模式。同时,这次尝试在大型综合类体育赛事转播中也属首次,这是就连东京奥运会都没能使用的先进技术。
同时,总台作为本届全运会的主转播机构不仅创造性实现了5G+4K/8K+AI战略下的又一次创新实践,同时又打造出一次真正意义上数字化、智能化、全媒体化的“云上全运”。
大洋X-Studio融媒演播直播解决方案加持
远程信号传输成媒体“杀手锏”
十四届全运会“5G远程信号制作中心”的投入使用是中科大洋助力广电拥抱5G的一次全新尝试,基于X-Studio融媒演播直播解决方案打造的大型赛事应用模式,充分满足广播级节目制播需求,同时其高安全及可靠性,得到了全运会这类大型赛事的“0”失误验证,确保直播的圆满成功。另外还可大幅减少现场工作人员、转播车辆及设备的复杂需求,实现了降本增效。
同时,这次尝试让远程信号传输跨越时空限制,前方信号直接通过便携式编码器回传至后方,后方马上可以进行制作直播。只要在5G网络信号覆盖区域,就能做到跨区域无限制的信号传输,给今后的直播业务带来更多新领域的想象空间。
广播电视中心远程信号制作区
未来已来。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总台与中科大洋间的创新创造还将继续,以高科技为新的起点,共同为2022冬奥会发力,并谱写数字化直播/转播的全新篇章。